據(jù)說,插柳的風(fēng)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nóng)事祖師神農(nóng)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yù)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绷鴹l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yōu)榉乐构淼那謹_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鼻迕骷仁枪砉(jié),值此柳條發(fā)芽時節(jié),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fēng)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惫糯L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這種習(xí)俗最早起源于《詩經(jīng).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biāo)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罢哿泟e”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xiāng)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quán)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比藗儾坏娏藯盍鴷饎e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逼鋵崳鴺淇梢杂卸喾矫娴南笳饕饬x,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節(jié)是楊柳發(fā)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xí)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xí)俗。
據(jù)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jié)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xí)俗有關(guān)。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節(jié)的名句
1、欲清明把酒釋別愁,欲賞春花且忘憂!肚迕骷涝姟
2、一沾春雨一斷腸,飄零無計覓君鄉(xiāng)!肚迕骷涝姟
3、新鶯嘹亂柳煙低,斷魂春雨斷腸期!肚迕骷涝姟
4、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肚迕鳌
5、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fēng)。《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
6、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閭門即事》
7、賞芳時節(jié)清明日,清明把酒釋別愁!肚迕骷涝姟
8、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肚迕鳌
9、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燧火開新焰,桐花發(fā)故枝。 《清明》
10、清明節(jié)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11、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肚迕骷涝姟
12、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清明》
13、內(nèi)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14、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fēng)歸!肚迕骷涝姟
15、滿城風(fēng)絮一層紗,寂寂青山不見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間孤月映梨花!肚迕鳌
16、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锻局泻场
17、撩亂春風(fēng)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肚迕骷涝姟
18、梨花風(fēng)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短K堤清明》
19、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督夹屑词隆
20、江南煙雨畫屏中,半鏡斜窗弄小紅。燕子不來樓閣回,柳絲今日向東風(fēng)!肚迕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