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中小學生延安紅色文化研學旅行活動梁家河村啟動現(xiàn)場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訊(記者 馮麗)熱烈的腰鼓打起來、鮮艷的紅綢舞起來、陜北的民歌唱起來……9月26日,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熱鬧非凡,中小學生們以豐富多彩的文藝展演,拉開了陜西省中小學生延安紅色文化研學旅行活動的序幕。
“延安有465處紅色文化遺址,是全國紅色旅游資源最集中、最豐富、最突出的城市,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市教育局局長蘭愛平介紹說。目前,延安有對外開放營運的旅游重點景區(qū)35處,“少年勵志游”“知青體驗游”“研學旅行”等紅色旅游產(chǎn)品,《延安保衛(wèi)戰(zhàn)》《延安保育院》《紅秀延安延安》等常態(tài)化紅色旅游演出,給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高晶華鄭重地將研學旅行大旗授予中小學生代表,標志著全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由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今年4月,陜西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等實施意見》,韓城市、楊凌示范區(qū)、寶雞市、安康市等全面啟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西安市經(jīng)過五年的試點探索,于去年9月研學旅行已普及到全市各中小學校,形成了“校校組織、班班參與、人人體驗”氛圍。
“我們要充分利用和發(fā)掘延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在廣大青少年中大力開展紅色教育,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革命傳統(tǒng)和延安精神,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不斷增強對'四個自信'的理解和踐行!备呔A說,要把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避免“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現(xiàn)象,開發(fā)研學旅行精品課程和精品線路,讓學生愉快地參與互動和體驗活動項目,培養(yǎng)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團隊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啟動儀式后,中小學生代表們參觀了梁家河村。48年前,*來到梁家河村插隊,七年的知青歲月,使延安成為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質,加強三觀教育的首選之地。看看當年住過的窯洞,建成的全省第一口沼氣池,聆聽當年感人的故事,延遠中學學生李香怡動情地說:“青年時期的白天上山干活,晚上挑燈夜讀,運用自己所學帶領村民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力更生的精神令人感動,我們要從身邊、從現(xiàn)在做起,努力學習,勇于實踐,增長見識,練就本領,發(fā)揚和傳承紅色精神,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