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基本狀況
林XX,男,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頭腦聰明,語言表達潛力很好。但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較差,無法專心聽講,不是亂說話就是做小動作,經(jīng)常嚴重干擾上課秩序,行為上表現(xiàn)出多動的傾向:
1、活動過度:(1)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2)經(jīng)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3)經(jīng)常話多,說起來沒完。(4)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2、注意力不集中:(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jié)、粗心大意。(2)經(jīng)常忘事。(3)經(jīng)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經(jīng)常丟一些常用的東西。(5)經(jīng)常容易因無關刺激而分心。(6)做事時難以集中精力。
3、反應很慢:(1)寫一個字要花別人兩三倍的時間。(2)考試經(jīng)常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3)課上被老師點名,要個三四秒的時間才會反應過來。
二、診斷和成因分析
1、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偏差。父親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媽媽對他則比較溺愛,家庭教育觀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為習慣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來越難以改正。
2、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而當他們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時,問題已經(jīng)很嚴重了。這時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過高,期望透過一兩次的教育就讓孩子改掉不良習慣,這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三、教育和輔導過程
1、對學校環(huán)境的干預。
①調(diào)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視覺或聽覺的信號都會轉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選取了上課比較遵守紀律的同學坐在他的旁邊和前后。并且讓他坐在教室的前邊,這樣我能夠經(jīng)常注意他并針對其不良的行為采取措施,當他分心時能夠及時提醒他。
②對學習的期望:選取適宜的學習目標,降低期望值,找出適合他的學習方法,盡量減輕他的作業(yè)量,減輕學習負擔,加強對其學習技能的培訓,如精確做作業(yè)的潛力、仔細檢查的潛力等。
③改變教學方式。采用靈活、搞笑、快樂的教學方式授課,爭取每節(jié)課都能有讓他發(fā)言的機會,努力把他帶到課堂中來,不讓他的注意力游離于課堂之外。
2、對家庭管理的干預。我及時與其家長聯(lián)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討干預方案。要求家長要全面、客觀了解孩子的狀況,持續(xù)平常心,為孩子選取適宜的學習目標,不要提過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長帶給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幫忙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日復一日地陪在孩子身邊做作業(yè)。
①幫忙其家庭制定明確的規(guī)定,且具有必須的規(guī)律。這對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對注意力渙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動有規(guī)律,家長的規(guī)定要簡明扼要,規(guī)定越具體,孩子就越容易約束自己。
②自我控制潛力訓練:鼓勵家長幫忙他建立獨立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潛力,自我制定學習計劃,自己整理書包,學會記筆記,學會提高學習效率。
③家庭作業(yè)的管理:鼓勵家長運用一些方法,培養(yǎng)他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潛力。認真記錄家庭作業(yè)的資料,適當輔導,規(guī)定時間按時完成,對完成的作業(yè)及時反饋等,并采取一些強化手段,對加速學習的正確行為進行表揚,增加適應行為,減少問題行為。
3、行為矯正。對于注意力個性不集中的孩子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夠的,還要針對其狀況對其行為進行矯正。對于董XX,我主要采用了兩種矯正方法。
①陽性強化法:其目的是透過獎賞、鼓勵等方式使某種行為得以持續(xù),其適用于治療多動、學習困難等。在應用陽性強化法前我首先確定要改變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將會導致其學習障礙。重點幫忙他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當他認真聽講時,立即給予陽性強化,例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或給他一顆小星星。由于對他及時進行獎勵,讓他感到了愉快和滿足,每次上課他都會有所期盼,盡量克制自己,期望得到我的表揚。偶爾有分心的時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立刻會有所收斂。
②追蹤輔導。每兩周作一次個別談話,鼓勵他友愛同學、尊重老師、專心讀書,協(xié)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輔導效果
主要的變化是他注意力尤其是主動注意力改善,在上課時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活動量和小動作減少,原先在課堂上進行的無關活動消失了,有效的聽課時間增多了。
五、總結
應對林xx同學的實例,讓我更加認識到中低段學生的激勵的作用。因而針對類似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我們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yōu)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改變,透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最終養(yǎng)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二):
一、基本狀況
BB,男,8歲,聰明好動,學習習慣差,經(jīng)常不完成家庭作業(yè)。上課擾亂他人學習,比如拽小女孩的羊角辯、用橡皮屑砸別的小朋友、隨便講話等;下課胡亂打鬧。
二、原因分析
透過近一年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某某的行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為中心;心理方面無進取心;勞動方面意識淡。粚W習方面興趣不濃。而構成這幾種現(xiàn)象的主要是以下幾反面:
1、教育方法的粗暴。雖然父母對孟某在生活方面極其寵愛,但對他的學習期望又很高。因此,他們對BB的學習成績很重視,一聽說成績不理想,就是一頓打罵,很少有耐心地說理與交談。長期下來,他對學習漸漸地失去興趣,也逐漸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群眾的排斥。BB在班里總是很顯眼,上課做小動作,胡亂地說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作業(yè)不認真完成……久而久之,同學歧視的目光,老師嚴厲的批評導致了他對學習的厭惡,漸漸地他對自己也失去信心。作為一個8歲的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體接納,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間的交往,內(nèi)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家長的寵愛。透過跟家長談話,我了解到其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祖輩對其比較寵愛,不管孫輩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開口:“我要……”祖輩總是有求必應。遇到事情,老人拗但是他,便一味地遷就、滿足,要啥給啥。
三、輔導措施
作為教師,只有給予相應的幫忙和心理疏導,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績能不斷提高,潛力不斷加強。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了解什么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么樣的病更為重要!绷私饬怂男睦硖攸c及其成因后,班主任務必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他的心理建設,加強對他的心理監(jiān)護,使他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樹立信心,從本質(zhì)上轉化他,進一步提高教育實效。
1、挖掘“閃光點”,促進轉化。
我發(fā)現(xiàn)BB雖然經(jīng)常犯錯誤,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還有很多“閃光點”,比如,不鬧事的時候還挺討人喜歡的,上課認真聽講時也會用心發(fā)言,活動中樂于表現(xiàn)自己……所以我們能夠發(fā)掘他這些向上的可塑性,對他進行再教育。
上課時,有意識地多讓他發(fā)言,個性當他的回答有新意或聲音響亮的時候,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讓他嘗到發(fā)言成功的快樂。萬一,發(fā)言時回答得不夠理想,就及其寬容地予以肯定,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
每當學校舉行比賽,只要能與他對得上號,就要用心動員他參加。同時,教他一些參賽的方法,讓他感到老師在關心他,在器重他,在幫忙他。在班級活動中,也多為他帶給表現(xiàn)的機會,比如講故事、唱歌、表演課本劇等,因為他的主動參與會使他覺得班上的活動,自己也是一份子,再次在同學中間也樹立了必須的威信。
2、深入家庭,進行家教指導。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要想解決他的不良表現(xiàn),還得從他的家庭入手。
首先,找家長談心,幫忙家長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觀念。交談中向家長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不要一味地包辦,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潛力。”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構成合力,齊抓共管,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另外,還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報刊,比如《莫愁家教版》、《關心下一代》等,推薦家長訂一、二份報刊、雜志,作為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資料。
其次,走進家庭,了解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當我了解到他生活在一個大家庭,每一天都是在人多的客廳做作業(yè)時,我似乎找到了孩子作業(yè)心不在焉的真正原因,我推薦家長為孩子設計一間書房,或在孩子的臥室里配置書桌和書架,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使孩子有一個安靜學習的小天地。
再次,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經(jīng)常查看孩子的作業(yè)。作為家長,每一天應抽出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來陪孩子,與孩子交流,了解這天老師講的資料,、學校里發(fā)生的事、老師布置了什么作業(yè)等,家長也在一旁看看報刊,構成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幫忙孩子構成自覺學習的態(tài)度。讓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過程,不要以分數(shù)來衡量孩子的成績,當他的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也不要以打罵相威脅,改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提高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
3、從班干做起,共同關注。
班干部在班級中是最有說服力的,往往一呼百應。我號召班干部帶頭和他一齊玩耍,教他玩游戲。如果中途他又有意地范錯誤了,班干應大度地說一聲:沒關系!并暫不匯報老師,但給他提出警告,以此來促動他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這樣,能透過同學的忍耐,幫忙他在群眾中找回自我,學會交往。我還號召班干在他有困難時主動去幫忙他,我安排一名班干與他同座,隨時檢查并督促他完成學習任務。在班干的帶動下,漸漸地,全班同學都能用心主動地關心他了。還記得有一次手工課,他忘帶卡紙了,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借一張給他,話音剛落,許多小朋友都舉起了手,有的干脆直接送到了他的座位上。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群眾的幫忙讓他感受到了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
4、運用多種評價,促進發(fā)展
維果茨基說過:“我們不盯著兒童發(fā)展的昨日,而就應盯著兒童發(fā)展的明天”。作為教師如果不是實事求是地用發(fā)展的眼光評價他,那么他將自暴自棄,他的個性發(fā)展也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調(diào)動他的用心性、主動性,老師務必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當他能主動參與勞動時,就及時在同學面前表揚他;當他學習上有一點小進步時,就把他進步的消息告訴家長;當他能主動幫忙同學的時候,讓同學給予一聲感激的“謝謝”;當他做錯事的時候,引導他自己找出不對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現(xiàn)類似狀況會怎樣去做。當他在家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的時候,由家長反饋給老師,并給予鼓勵……讓他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我必須不會比其他同學差的。在這以后的學習中,我始終堅持“欣賞、夸獎、鼓勵”的方針。他的成績也一步步上升。
四、輔導效果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師生共同努力,這個男孩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時在和同學的交往中,能主動退讓,比較在乎同學和老師對他的評價,家長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不會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脾氣也有所收斂。他從一個令人厭惡的孩子,成為班級中受人歡迎的一員。他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改變了以前與同學相處時毫不在乎的態(tài)度,和同學友好相處,不隨便打人,用心為群眾做事,期末考試中,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我相信他透過他自身的努力,今后必須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不就應有一絲一毫的松懈與疏忽。我們要運用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去影響他們,透過我們的笑臉創(chuàng)造和諧,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內(nèi)心,用我們的真情換取他們的真心。
(三):
藍某,女,9歲,小學三年級(4)班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不夠穩(wěn)定。性格內(nèi)向,膽子小,害羞。在學校里,很少與老師、同學們交談,老師找她談話,她一聲不吭,面無表情。上課時無精打采,眼睛無神,對什么事情總是提不起興趣。平時獨來獨往,愛在一旁觀看別人的活動,自己很少參加。她家庭生活比較貧困,因而有點自卑。父母為個體戶,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不夠重視,父母忙著為生計奔波,而忽略了與孩子的內(nèi)心交流,她終日悶悶不樂,從來沒有看見她臉上有笑容。
案例分析
藍某性格內(nèi)向,寡言少語,不愿主動與人交往,把自己封閉起來,因而覺得生活了無意趣,在情緒上以抑郁、悲傷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動上,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不想動,遇事從消極方面進行歸因,以悲觀的眼光看未來。其次,家庭環(huán)境不好,父母對她關心夠,不重視感情溝通,使她缺少親情。學習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低,對前途、期望看得十分悲觀,自卑感隨之產(chǎn)生。
輔導方法
1、經(jīng)常會談。不定期地找藍某交談,對她表現(xiàn)出親切,關懷的態(tài)度,并誠懇地說明老師愿意幫忙她,使她產(chǎn)生信任感。
2、開展“一幫一”活動。安排一個性格開朗,能說會道,樂于助人的同學與她同桌,給同桌布置任務,讓他每一天與藍某說五句話,話題隨意,并做好記錄,及時反饋。透過訓練逐漸激發(fā)藍某與人說話的欲望。
3、關注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課堂上,盡量給藍某表現(xiàn)的機會,對藍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進行夸張些表揚,使同學們羨慕她,接近她,讓藍某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4、持續(xù)書信聯(lián)系。與藍某通信,讓她把自己憂傷的事以文字形式發(fā)泄出來,以減輕心理壓力。并在回信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心理輔導。教會她學會自我安慰,自我調(diào)節(jié),遇到不愉快的事,應多從好的用心的方面著想,持續(xù)開朗的情懷。鼓勵藍某把自己高興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師家長訴說,讓別人共享歡樂。透過通信,拉近與藍某的距離感,給她營造一個簡單愉快平等的扭轉。
5、開發(fā)家庭環(huán)境中的支持力量。與家長持續(xù)聯(lián)系,爭取得到家長配合,讓家長對藍某多施予愛心,從生活細節(jié)學習方面入手,讓她逐步感受到父母的濃濃暖意,體驗到親情的溫暖。
6、指導交友,多參加各項群眾活動。課外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如丟沙包跳繩邀請同學到家里參觀小動物等活動,讓藍某與大家一齊參加,增進交流,使之體驗到活動的樂趣,并感覺生活完美,友誼可貴。
7、設計心理問卷測試。由于藍某不愿說話,一問三不答。根據(jù)其性格特征,從她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文娛活動等各方面設計有針對性的心理問答,讓她參與測試。透過分析測試結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狀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8、指導掌握學習方法。經(jīng)常給她講授解題思路,點撥難題,并做好方法的歸納總結。讓她學得簡單,使之對學習逐步產(chǎn)生興趣。
輔導效果:
透過一系列活動設計,藍某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變得開朗了許多。找她來談話,已經(jīng)有問必答。她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并經(jīng)常與她們一齊活動,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更為可喜的是,她會主動向老師問好,同學們還能常?匆娝怯奈⑿。
(四):
俞某,男,10歲,小學五年級學生,單親家庭。她和母親一齊生活。開學一個星期還能正常完成各科作業(yè),但是一周后作業(yè)經(jīng)常少做,甚至不做,母親、老師批評后,就把自己反鎖在家里,不上學,不說話,砸東西,逃避別人。
原因分析
經(jīng)過和她母親的交談了解到,她的父親是個簡單粗暴的人,他倆多是再婚的,但他父親仍不珍惜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時候,就經(jīng)常受到父親的打罵,但是,當父親情緒好的時候,又會滿足兒子一切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這就造成了他既膽大怕事又固執(zhí)任性。二年前,父母又離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擊,加上母親常常在兒子面前哭訴自己的不幸,使這個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壓力更大,覺得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干脆就把自己反鎖在家里,不去上學,采取有意回避的態(tài)度,壓抑自己。透過家訪,我明白了他不上學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擾。由于家庭的忽然變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變得更加焦慮不安,感到孤立無助,繼而逃避,這是一種高度焦慮癥狀的消極心境。我認識到這時候家長和老師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不僅僅不會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增強這種心理。長此下去,其認識就逾片面,心理的閉鎖就逾強,最終將導致對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藥。
個案處理
一、加強與其家庭的聯(lián)系,說服其家長要盡到做父母的職責,使他擺脫心理困境。
我認識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強與其家庭聯(lián)系,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職責感,使這個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課余時間進行家訪,做好他母親的思想工作,期望她承認現(xiàn)實,應對現(xiàn)實,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盡量不要在兒子面前哭訴、埋怨,因為這樣于事無補,反而會增加他的心理負擔,影響他的健康成長。還設法聯(lián)系到孩子的父親,說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時間回來看看兒子,多點關心他,盡到一個父親的職責,不要讓家庭關系而毀了孩子。經(jīng)過多次推心腹的交談,最后使他們理解了我的推薦。由于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學們交往,漸漸地回到學校上課了。
二、愛護、尊重學生。
其實,學生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們能夠透過老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來決定老師是否真心愛自己。同時,他們也渴望老師能夠時時刻刻關心愛護自己。“羅林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只要教師真心愛學生,并讓他們感受到這種愛,他們就能以極大的努力向著教師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問題是,有些老師走進了“愛”的誤區(qū),對“愛學生”的認識表面化,以為不諷刺不挖苦不歧視不體罰就是關心愛護,以為噓寒問暖為學生帶給物質(zhì)幫忙就是關心愛護,以為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考試分數(shù)就是關心愛護,殊不知,真正的關心愛護,不僅僅是生活上“扶貧”,學習上“扶智”,更就應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說,對學生,能夠沒有愛,但要尊重。我卻以為,尊重就是一種愛,真正的愛不能沒有尊重。很難想象,一個無視學生人格、漠視學生尊嚴的教師,會是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一個善于愛的教師,他必須懂得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學生的尊嚴,因為“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透過學習而受到教育”,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zhì)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反之,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就會阻礙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甚至毀掉他們的前
途。一個善于愛的教師,他必須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
三、給以較多的情感關懷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關懷在教育中處于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的過分冷漠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感的失調(diào),教師給以較多的情感關懷,能夠收到明顯的調(diào)節(jié)療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溝通的談話。抽一點兒時間,以平等的姿態(tài),多跟學生談談心,能明白學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明白他們最擔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氣凌人地訓斥學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適當?shù)亟o一些點撥,學生心頭的那點兒郁結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視同仁的關心。這些有心理困境的學生,大多十分敏感,自尊心極強,性格內(nèi)向。如果教師在對學生的態(tài)度上厚此薄彼,對他們有些冷淡,他們就會感到強烈的不滿。所以教師務必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尤其對心理素質(zhì)欠佳、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熱情,這并不是虛偽,這是調(diào)控學生心態(tài)的需要。
3.多一些寬厚真誠的愛心。心靈過分脆弱、缺少愛的學生大多有點偏執(zhí),脾氣或許有點“怪”,教師千萬不能因此而嫌棄他們,也不能硬要他們立即把怪脾氣改掉。青少年有點兒孩子氣是正常的,每個人的個性千差萬別也是正常的。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他們,必能便他們走出暫時的心靈陰影,而步入人生燦爛的陽光地帶。
四、在師生間、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梁,使他感受到群眾的溫暖,恢復心理平衡。
開始,他還不愿上學,我去到他家里時,老躲著不見,或是一問三不答。我明白這是防御心理的表現(xiàn),其實其內(nèi)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的,他極需要被愛的感覺。我不急也不燥,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地給他講班里發(fā)生的趣事,講同學們是多么期望他回到學校,和他們一齊學習,一齊活動。我主動與之接近,縮短心理距離,想用群眾的溫暖來消除她內(nèi)心的焦慮和冷漠。同班級同學明白這種狀況之后,主動利用放學后的時間,陪他聊天,給他講講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慢慢地,他的表情沒有那么呆板,漸漸地露出了一絲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漸逐漸地出此刻教室里。但我并不滿足于此,一向尋找讓他重新振作的契機。上課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同學不會答,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孩子眼里露出一點笑意,就抓住這個機會提問他。開始,他漲紅了臉,講得結結巴巴的,我用鼓勵的眼神望著他,親切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必須能行的!”結果他講得很流利,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他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后,我還多次為他帶給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榮譽,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擺脫自閉心理,激發(fā)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溫暖著他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群眾
中。
五、我們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
生存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題,而生存和發(fā)展有賴于優(yōu)良的素質(zhì)。人的素質(zhì)結構由生理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和社會文化素質(zhì)等構成,沒有健康的心理,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往往注視著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品德的優(yōu)劣,而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尤其甚少注意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把解決思想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心理問題。這樣做,將使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也培養(yǎng)不出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健康和用心的態(tài)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時是取決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傳統(tǒng)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務必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鮮資料。
學生需要愛,教育呼喚愛。愛像一團火,能點燃學生心頭的期望之苗;愛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愛是灑滿學生心靈的陽光,能驅散每一片陰坦,照亮每一個角落,融化每一塊寒冰。愿每一位教師、家長不光有愛,而且善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