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集中較差,設計這節(jié)課,旨在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判斷圖形是否正確。
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找出與圖形對稱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應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感受對稱美。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找出與圖形對稱的另一半,應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圖形是否正確,感受對稱美。
活動準備
各種對稱圖形,硬紙片,剪刀。
活動過程
一、后面躲著誰(教師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后面會是什么。再是讓幼兒折對稱圖形)
二、找朋友(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說說它們?yōu)槭裁词桥笥,再集體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讓幼兒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和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指導幼兒操作活動材料,找出對稱的圖畫并涂色請幼兒觀察已經(jīng)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對稱的另一半)。
四、畫一畫(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涂色對稱圖案,最后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教學反思
《好玩的對稱圖形》是幼兒大班數(shù)學中關于幾何圖形認識的一節(jié)課。旨在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的判斷圖形是否對稱;能正確的畫出與圖形對稱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能運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感受對稱美。根據(jù)幼兒心理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能力,我在教學活動中盡量做到趣味性、直觀性和美觀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在活動設計方面,我考慮到幼兒大班小朋友的年齡因素,先用故事導入話題,引起小朋友的興趣。接著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為了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xiàn),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我設計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突出。
活動過程方面,“猜一猜”是活動的初始環(huán)節(jié)。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讓幼兒在快樂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尋找物體或圖案左右兩邊的異同點,這就是重點。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高漲,因為我對幼兒的猜測答案都沒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們就特好奇,給下面的“尋找”增加了更大的興趣。在我的鼓勵下,他們都積極主動的尋找著每張圖片兩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最終很自然地發(fā)現(xiàn)了“對稱”的條件:形狀、顏色、大小、圖案相同,方向相反。
活動的目標淺顯實在,并已在過程中很好的體現(xiàn),特別是“發(fā)現(xiàn)物體的對稱性”我覺得非常好,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而得到的正確答案。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反映。
存在的不足:由于準備不夠充分,這節(jié)課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這有待于今后業(yè)務學習,提高幼兒教學理念,把幼兒教學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