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印發(fā)《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記者在基層采訪發(fā)現(xiàn),盡管一些地方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采取了許多有成效的舉措,但這一工作不能僅靠勞動力流出地一方的努力,還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努力,使其成為一個上下聯(lián)動、多地發(fā)力的系統(tǒng)工程。
今年13歲的徐建燦剛剛和長期在廣東打工的父母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jié)。短暫的幾天假期里,徐建燦為父母表演了葫蘆絲,還獻上了自己的書法作品。盡管年紀小,但他已通過學校為留守兒童開設的“愛心課堂”特長課的學習,拿到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頒發(fā)的軟筆書法四級證書。
看著兒子在身邊一絲不茍地練書法,徐建燦的父親徐佃崗愧疚不已。除了兒子剛出生的前兩年在山東惠民老家務工外,今年39歲的徐佃崗和妻子陳錦英已在廣東一家不銹鋼企業(yè)打工11年,有時一年也難回家一次。一家三口“團聚”僅靠周末短暫的通話和不定期的網絡視頻。
位于山東省中部的惠民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yè)縣,近年來外出務工的中青年人較多;菝窨h教育局曾作了一個關于留守兒童的調查,留守兒童占農村中小學生總數(shù)的16%,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單親監(jiān)護或隔代監(jiān)護。
惠民縣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孫立明說,由于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相對較低,這些留守兒童得不到很好的家庭輔導,平時缺乏親情的關愛和完整的家庭教育,使得一些留守兒童出現(xiàn)了孤僻、不自信、放縱自我的傾向。
針對留守兒童出現(xiàn)的問題,惠民縣教育局、婦聯(lián)、團委等部門聯(lián)合在學校開展了“愛心課堂”活動,每天利用下午放學后一個小時的時間由學校老師和志愿者專門為留守兒童開展音樂、書法、體育等學生社團活動。大多數(shù)孩子在這里參與了幾門特長課的學習后,打開了心扉,也增強了自信。
雖然已有成效,但共青團惠民縣委書記付小川認為這還遠遠不夠。“沒有更多的社會教育渠道來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的親情缺失感十分強烈,人際交往能力依然偏弱”。付小川說。
近年來,惠民縣一些條件較好的村莊嘗試開設留守兒童活動陣地,讓放學后和假期內的留守兒童能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也減少了單獨或結伴活動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但惠民縣婦聯(lián)*蘇云花說,這些的場所還是太少,一是很多行政村沒有集體收入和空余場所,二是沒有專門的人去組織和照顧留守兒童。
今年下半年,徐建燦就要上初中了,徐佃崗和陳錦英商量至少留下一個人在惠民縣就業(yè),以更好地照顧兒子。春節(jié)過后,陳錦英已到當?shù)兀臣移髽I(yè)去應聘但均被拒絕,原因是年齡偏大和難以溝通,她的情緒一直很低落。他們也曾想過將兒子帶到廣東上學,可又擔心找不到能接收的學校,“而且以后再想將學籍轉回老家會非常麻煩”。
付小川說,在廣大農村類似徐佃崗這樣左右為難的留守兒童家庭很多。他認為,留守兒童的工作實際上關系到“兩頭”,一頭是勞動力輸出地要創(chuàng)造好的關愛環(huán)境讓這些祖國的花朵不受傷害,能享受到其他孩子一樣的關愛;一頭是勞動力流入地,要提供好的政策環(huán)境,能讓他們跟著父母一起到外地上學就醫(yī)。
“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培育相關的社會組織提供各類服務,壯大關愛留守兒童的志愿者隊伍等。這雖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但必須從現(xiàn)在就開始著手。”付小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