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議論文中最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初高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但從以往讀后感訓練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盡人意.其實,寫好讀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訣",則更容易生效.
一,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讀后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fā)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fā)"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fā)"感"的要點.不管采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準確,有針對性.
二,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后,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
三,聯(lián)--聯(lián)系實際,縱橫拓展.寫讀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于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后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lián),就是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xiàn)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lián)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lián)"與"引""藕"斷而"絲"連.
四,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總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fā)出號召.不管采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后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松.
當然要寫好讀后感,關鍵還要讀透材料,抓準感點.怎樣讀透材料一般說,如果是記敘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種品質,最有價值的語言行動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如果是議論文,就要把握中心論點;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領會其深刻的寓意.當然,讀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選擇最值得發(fā)表,感受最深,見解新穎獨到,最有針對性和現(xiàn)實感的感受來寫,一篇讀后感只能容納一個感點,其他感點無論多么好,都要忍痛割愛.明智之舉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并圍繞一個感點,聯(lián)系實際,談深談透.
1、精讀文章,找到“感點”
精讀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讀,細細地品味。只有在精讀中,我們才能深刻地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蘇軾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就是這個道理。
文章中令人感動、引人思考的“點”,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個畫面、一個感人的情節(jié),總之,哪一點最令你感動,哪一個地方撥動了你的心弦,哪一點就應該是你讀后感文章中的“感點”。
例如:我們五年級上期學習了《半截蠟燭》這篇課文!敖芸真(zhèn)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正當她踏上最后一階樓梯時,蠟燭滅了!边@段描寫我們誰都不會忘記,此時我們的心情和小女孩一樣緊張,當“蠟燭熄滅”的時候,我們和這家人一起松了一口氣,同時我們也從心底深深地佩服這勇敢的母子三人,更佩服這位勇敢而聰明的小姑娘。看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自然,也就找到了“感點”。
同學們在寫讀后感的時候,最主要的是談自己的感想,可以結合全文來談,也可以結合文章中的某一點來談,談自己的體會,自己的看法,自己這樣做以后的后果……這樣,同學們認識問題的能力,表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就會1步步提高。
2、結合“感點”,展開聯(lián)想
好的作品給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們面面俱到,哪1點都不會談清楚。只有圍繞自己受到啟發(fā)教育最深的一點并結合生活實際,抒發(fā)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會寫出優(yōu)秀的讀后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