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不僅僅成為一種口號,成為一種應時的作秀活動,而是能讓雷鋒精神深入每個團員青年的內(nèi)心,并且通過他們影響家長,影響社區(qū)的居民。讓班級的每個團員更清楚的了解雷鋒,了解雷鋒事跡雷鋒個人成長歷程,學習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弘揚雷鋒精神手抄報內(nèi)容,以供大家參考!
雷鋒其人
雷鋒(1940.12.18?1962.08.15),原名雷正興,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雷鋒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qū)首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并被選為*團成員在大會上發(fā)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nèi)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后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雷鋒的感人故事
謙虛謹慎的人民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jīng)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熱淚地問:“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面對人們的贊譽,雷鋒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于黨,歸于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于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非常不夠的……”
釘子精神
施工任務中,雷鋒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雷鋒就把書裝在挎包里,隨身帶在身邊,只要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他在日記中寫下一段話,就是后來人們熟知的“釘子精神”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
“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