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員工是公司的新鮮血液,也是公司的未來。因此,作為打造后備人才梯隊的重要一環(huán),新員工的培訓應得到充分重視。
事實上,很多企業(yè)也都宣稱重視新員工培訓,并且也做出了努力,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新員工往往對公司抱怨連連,甚至主動離開。不斷流失的新員工正在拷問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新員工的培訓?
明確新員工培訓需求
一般來說,在對新員工提供實際培訓之前,首先要根據(jù)新員工的特點,明確他們的培訓需求。新員工的培訓需求一般呈如下特征:
有強烈融入公司、融入部門團隊的欲望;
求知欲望比較強烈,想盡快提升能力以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
希望盡快做出成績,體現(xiàn)自身價值,得到別人的尊重。
在此基礎上,再對應每一項培訓需求,開發(fā)設計相應的課程,之后才能進入培訓的實施階段,以及最后的培訓評估(見圖表1)。
新員工培訓流程三步走
培訓能否真正落地并產生預期效果,關鍵是看培訓流程設計是否科學。培訓流程可分為三個部分:公司級培訓、車間/公司主要業(yè)務的培訓,以及進入部門后的培訓(見圖表2)。
在這一階段,需要格外關注的是如何讓新員工盡快融入公司,安心地在公司里學習、成長。為此,必須做到在培訓中關懷,在關懷中培訓。
實際工作中不少企業(yè)“重技能,輕思想;只培訓,不關懷”。具體來說,就是將新員工培訓重點放在技術上,輕視思想教育,這導致的結果是員工掌握了技能,但在思想上并沒有融入公司,缺乏認同感。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企業(yè)要多給他們一些人性化的關懷,讓他們快速度過生存期(1~3月),這也是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圖表4是某客戶在新員工培訓中設置的多渠道溝通機制。
車間/公司主要業(yè)務培訓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新員工,增加關注度,在車間/公司主要業(yè)務培訓中,最好采用雙導師制度。雖然該制度會增加新員工培養(yǎng)成本,并且存在師生矛盾的培養(yǎng)風險,但是從實施效果上來看,通常是利大于弊。在雙導師制中,導師與師傅分別承擔了不同的職責(見圖表5)。
從導師與師傅的職責中可以看出師傅主要負責輔導新員工在車間/公司專業(yè)技能類實習,而導師負責的是員工成長中的關注,主要包括職業(yè)規(guī)劃、思想動態(tài)等。
為了使導師制度能夠落到實處,新員工培養(yǎng)過程中會定期要求新員工和導師填寫培養(yǎng)計劃表(見圖表6)以及新員工溝通表(見圖表7)。
部門培訓
進入部門培訓后,會經常出現(xiàn)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即公司層面的培訓要求較為嚴格,但進入到部門后,要求變得松散,新員工能力提升較慢。因此,企業(yè)要做好前期的培訓計劃制定工作,計劃要包括培訓內容、負責人、預期效果等。
重視培訓評估
一般來講,經過上述三個階段的有效培訓,新員工都能逐漸地認可公司,并很快地進入工作角色。不過,在實踐中,一些公司的新員工培訓內容充實,形式多樣,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問題出在哪里?
主要原因是效果評估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培訓評估工作要做好,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培訓一定要考核,且要有淘汰機制。
沒有考核、沒有淘汰機制的培訓,會使新員工沒有學習壓力,容易得過且過,甚至濫竽充數(shù)。例如,南京某路橋公司的做法比較好,他們會在試用期后讓新員工進行自身評估,同時也讓上下級對其進行評估和其溝通,使其明白自身能力的“短板”。
其二,分階段進行培訓效果評估。
不能等到培訓最后,才知道培訓的效果不理想。分段進行效果評估,不合格者還可以進行補充培訓。
其三,對培訓效果評估要全面。
可以從公司級培訓、車間/公司業(yè)務培訓、專業(yè)課、實習等幾個維度(按照實際需要賦予不同的權重)進行評估。
其四,評估的方式可靈活多變。
可采用柯氏四級評估方法,前期可多采用反應評估,了解新員工對培訓的滿意度;后期可多采用學習評估,通過筆試、現(xiàn)場操作、模擬演示等方式了解新員工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必要時還可采用行為評估,即了解培訓后的新員工在工作上應用的行為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