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是我國古代軍事紀(jì)律的簡稱,它最早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指多次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lǐng)導(dǎo)對群眾。下面為大家?guī)淼氖侨钗迳甑墓适,歡迎閱讀~
春秋時候,著名軍事學(xué)家孫武,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閭。吳王看過之后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能否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于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xùn)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并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隊伍站好后,孫武便發(fā)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轉(zhuǎn)嗎?”眾女兵說:“知道!睂O武再說:“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北娕f:“明白了!庇谑菍O武使命搬出鐵鉞(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說完便擊鼓發(fā)出向右轉(zhuǎn)的號令。
怎知眾女兵不但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孫武見狀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應(yīng)該是將官們的過錯!庇谑怯謱偛乓环捲敱M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fā)出向左轉(zhuǎn)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闭f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qū)O武講情,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后,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復(fù)雜的動作都認(rèn)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原文今譯
春秋時候,有一位著名軍事學(xué)家名叫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閭。吳王看過之后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能否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于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xùn)練。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并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隊伍站好后,孫武便發(fā)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轉(zhuǎn)嗎?”眾女兵說:“知道!睂O武再說:“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北娕f:“明白了!庇谑菍O武使命搬出鐵鉞(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說完便擊鼓發(fā)出向右轉(zhuǎn)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
孫武見狀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應(yīng)該是將官們的過錯。”于是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fā)出向左轉(zhuǎn)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闭f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正座在高臺上興致勃勃地看熱鬧,忽然看見那兩個寵姬被押出去斬首,大吃一驚。他做夢也想不到孫武會這樣認(rèn)真,就馬上派人跑去對孫武求情說:“我已經(jīng)知道將軍是很能用兵的了。但是,要是沒有這兩個女姬,我吃東西都沒味了,請不要?dú)⑺齻!睂O武說:“將軍統(tǒng)兵在外,即使是君王的命令,有時也可以不聽從!彼麍詻Q把兩個姬妾斬了,同時另外任命兩位宮女做隊長。宮女們很害怕,孫武再次發(fā)令時,所有的宮女都整齊認(rèn)真地操練,不敢再當(dāng)作兒戲了。吳王也不得不佩服孫武的才能。
不久,孫武向吳王報告說:“軍隊已經(jīng)操練完畢,請大王檢閱。您可以隨心所欲地指揮她們,即使是命令他們赴湯蹈火也不會違抗命令了。”吳王因為失去兩個寵姬,正在痛心后悔,就沒好氣地說:“你回賓館休息吧,我不想檢閱了。”孫武有些不滿,嘆口氣說:“大王只是欣賞我的兵法理論,卻不支持我實行!”
但是吳王也終究賞識孫武的卓越的軍事才能,后來還是任命了他做大將,統(tǒng)率吳軍大破楚軍,一直攻入楚國的郢都;吳國威震中原,成為崛起的東方的霸主,連晉、齊等大國也甘拜下風(fēng)。
這故事原出于《史記》的《孫子吳起列傳》。后來;人們把孫向女兵再三解釋的做法,引伸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誡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屢次告誡食品要清潔衛(wèi)生,以免損害顧客健康,我們便可說:對于食品商店要保證清潔衛(wèi)生,政府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叭钗迳辍敝小叭睢笔鞘裁矗拔迳辍庇质鞘裁茨?宋代曾公亮撰寫的《武經(jīng)總要》一書中記載了三令五申的具體所指!叭睢,一令觀敵人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耳目;三令舉斧鉞,以宜其刑賞!拔迳辍,一申賞罰,以一其心;二申視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畫戰(zhàn)陣旌旗;四申夜戰(zhàn)聽火鼓;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鉞。實際上,它是教育將士應(yīng)該在戰(zhàn)爭中和軍事行動中明確作戰(zhàn)原則,F(xiàn)則用來表示再三命令或告誡之意。“[2]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shè)?鉞,即三令五申之”。漢?張衡《東京賦》:“三令五申,示戮斬牲。”
孫武小傳
孫武,古代軍事學(xué)家,中國古代軍事學(xué)
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博興北,一說惠民)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公元前6世紀(jì)末至公元前5世紀(jì)初。因齊國內(nèi)亂,孫武出走吳國。經(jīng)吳國重臣伍員(即伍子胥)推薦,向吳王闔閭進(jìn)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為將。當(dāng)時吳、楚爭奪霸權(quán),長期戰(zhàn)于江淮。孫武與伍員等輔助闔閭制定了襲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國力耗損。吳國“西破強(qiáng)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史記?伍子胥列傳》),以一隅之地而稱霸,孫武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