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從小失聰,不會說話,16歲的丁阿一沙一直缺乏自理能力。然而,在臨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學校接受四年技能教育后,她似乎變了一個人!
“她不但會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會做絲網(wǎng)花和縫紉!倍“⒁簧车臓敔敹〉昧终f,在當?shù)厝丝磥,聾啞人出聲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孫女做到了。
2011年,家住積石山縣吹麻灘鎮(zhèn)的丁阿一沙,來到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她一邊學習文化知識,一邊練習職業(yè)技能,她手工編織的絲網(wǎng)花、串珠等作品,還被陳列在學校的展覽室內(nèi)!
人物剪紙活靈活現(xiàn)、雕刻葫蘆惟妙惟肖、絲網(wǎng)花做工細膩……走進學校展覽室,參觀者難以相信,這些心靈手巧的作品,竟出自一個個殘障兒童之手。
“孩子們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還受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展覽!毙iL馬效勇介紹,在學校學習的每一名聽障兒童,通過培訓都已經(jīng)掌握了兩門技術(shù)。
臨夏州位于中國西部甘肅,這里生活著回、東鄉(xiāng)、保安、撒拉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由于醫(yī)療條件落后等原因,當?shù)?至14歲的智障、聽障、視障的兒童有4170人,其中許多因先天不足,缺乏生存和學習能力,走向社會后難以自立。
“上帝關(guān)掉了他們的靜音鍵,又開啟了他們的特長鍵!瘪R效勇說,他們學校招收的130名孩子,大部分是聽障學生,對他們而言,文化知識是基礎(chǔ),真正解決問題的是技術(shù)。學校的目標是,在畢業(yè)前讓每個孩子至少掌握兩門技術(shù)。目前,許多孩子在烙版畫、雕刻葫蘆、絲網(wǎng)花制作、剪紙、十字繡等技能上,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天賦!
目前,有6名工藝美術(shù)大師定期或不定期地來為孩子們輔導。“這些孩子都十分聰明,非常愛學習,一點就通!瘪R世賢是甘肅工藝美術(shù)一級大師,每周都要來給孩子們上課。他說,在他授課的七年級聽障班的16個孩子中,市場上售價100?200元的雕刻葫蘆,他們每個人都能完成!
在特教學校的教室、宿舍,學生見人都會主動問好,豎起右手大拇指報以微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表示禮貌。學校走廊的墻上,掛著孩子們的沙畫作品,上面寫著:有了夢想,我們的心有了飛翔,有了飛翔,我們的夢想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