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湖北高考 > 正文

今年湖北高考難度解讀,年湖北高考難度系數解析點評

大風車考試網

語文:彰顯課程理念聚焦核心價值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題第十二年,是實施新高考的第四年,也是我省高考自主命題的收官之年。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湖北語文卷繼續(xù)堅持“注重基礎考查,突出能力立意,保持總體穩(wěn)定,著力內容創(chuàng)新”的命題指導思想,在傳承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在彰顯課程理念、突出核心能力、深化人文內涵、創(chuàng)新精巧題型、打造亮點板塊、拓展題材資源、引導中學教學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形成了“重視基礎、突出能力、注重人文性與審美性相融合、體現積極價值導向”的鮮明特色。

一、守正出新,落實考綱要求

保持試卷穩(wěn)定。試卷結構和題型與去年一樣,六個大題23個小題,一一對應預設的考點。題干的編擬表述與去年相似,閱讀量、書寫量和難度的控制,均合宜適度,與去年相當。

堅守語文本體。按照考綱要求落實考點,同一考點從不同角度設置選項,注重知識覆蓋面,以積極引導中學語文教學。語基題的設計考究新穎。第一大題5個小題,從多個角度設置選項從而實現對同一考點的全面考查,可見命題者用心之精細。隨著電腦的普及,提筆忘字的現象日漸突出。有鑒于此,命題者根據教材中有關漢字形體結構的知識,精心設計了第21題,要求依據所給定的構字部件組字,然后依字組詞、造句。

二、能力立意,強化思維考查

合理調配能級層次,突出基本能力考查。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是能力考查的重點。試卷對這兩種能力安排了有層次的、難易不同的考查。論述類文本《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闡述了秦漢時代人們對“天”以及生命、幸福、國家等問題的認識,信息點豐富,線索清晰,層次分明。所設3個小題由易到難,依次考查概念理解、要點歸納、信息整合。文言文閱讀文本《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見解獨到,文筆簡雅,結構謹嚴,屬典范的文言文文本。試題涉及詞語理解、文句翻譯、信息篩選和文意概括等,適于全面檢測考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強化閱讀鑒賞和探究能力檢測,加大思維考查的力度。文學類文本選用散文《頭腦中的旅行》。該文以豐富的想象和詩意的筆調,描繪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風景畫,展現了“頭腦中旅行”的無限魅力,是檢測學生閱讀鑒賞和探究能力的理想文本。所設4個小題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能級梯度明晰,能夠較好地考查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引導批判性閱讀。第19題的題干是:“與現實中的旅行相比,頭腦中的旅行可以滿足你對遠方的向往嗎?”將“現實中的旅行”與“頭腦中的旅行”并置,意圖是讓考生從不同的側面考慮問題,延伸思維的觸角,充分發(fā)掘作品的意蘊。

三、立德樹人,凸顯核心價值

今年湖北卷以立德樹人為重點,著力加強*、依法治國、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

第20題要求考生運用多個動詞,準確連貫地勾勒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輸水路線。南水北調工程關乎國計民生,湖北作為水源地作出了巨大貢獻。第21題給定構字部件,意在引導考生據此構字??“明”“信”等,依字組詞??“文明”“誠信”等,據詞造句,既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又彰顯了*。一箭雙雕,可謂“命題構思有深意,偏旁部件藏玄機”。

論述類文本《秦漢時代的普遍知識與一般思想》,延續(xù)了湖北卷選文注重人文內涵,體現積極價值導向的傳統(tǒng),同時著力凸顯傳統(tǒng)文化,借閱讀文本深化考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在繼承中有拓展。

《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以獨特的視角剖析當朝為官者的心態(tài),并由此展開廉吏的古今之辨!敖裰摺鼻啊坝兴健,后“有所懼”,故不得不矯強為廉,以清廉的面目示人。而“古之廉者”澹泊寡欲,不為物役,故能廉儉自守。這種鞭辟入里的分析所提供的歷史借鑒,對于今天立德樹人,反腐倡廉,加強法制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