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歌聲的讀后感【一】
靜靜的欣賞,如同身在歌聲中,心隨旋律轉(zhuǎn)動。作者以清麗的筆調(diào),運用生動形象的移覺手法,融入豐富的想像,引我進入了一個美妙的歌聲境界。我驚嘆歌聲的魅力,更驚嘆朱自清的出色描繪。
作用運用移覺,從觸覺、視覺、嗅覺三方面來進行描繪!蚌拿昴粸⒃谖夷樕希饾櫇,輕松的感覺!薄跋駩廴说谋窍⒋抵业氖忠粯!薄罢缤苛艘粚颖”〉娜橛;踏著只覺越發(fā)滑膩可愛了!弊髡甙迅杪暤妮p柔之美化作可觸及的物象,形象而具體,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了它的滋潤、輕柔、滑膩細致。輕柔的歌聲突然轉(zhuǎn)向了低沉,于是作者又巧妙地一轉(zhuǎn)筆鋒,讀者眼前出現(xiàn)了,“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备杪曋械陌С罨闪搜矍镑龅幕ǘ洌屛覀兛吹酱旱睦Ь,感受到了淡淡的哀傷。忽然“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鼻逍碌幕ㄏ慊熘嗤恋臍庀,沁人心脾,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這正是歌聲的輕快活力給人聽覺的震撼。
散文意境的創(chuàng)造,要善于捕捉意象。在作品中,作者捕捉了滋潤的春雨、輕柔的微風、油滑的涌道、黯淡的花朵、清新的花香、潮濕的泥氣息、新栽的秧和少壯的麥的氣息、柳樹清新的蒸氣。
作者把感情注入到這些事物中,通過移覺的手法將歌聲完全轉(zhuǎn)化成這些我們能夠觸摸得到的,看得到的,聞得到的物象。然后再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手法把情與景、虛與實和-諧統(tǒng)一起來,自然地展開聯(lián)想。他把輕柔的歌聲給人的享受比擬成春雨、春風的輕撫;把低沉的歌聲比擬成黯淡的花色,芳香的“消歇”、“楞倦”;把心靈為之一振的歌聲比擬成沁人心脾的花香、土香。
傅德岷在《散文藝術論》中說“聯(lián)想,是散文家感情的升華,插上想像的彩翼,散文家就可以在宏觀宇宙、微觀世界騎著思想的駿馬縱橫馳騁,自由奔突、展示出無比瑰麗的藝術境界,給人以詩情畫意的美感!彪S著作者想像的綿延,我們仿佛也走進了歌聲的世界,聽到了歌聲,看到了那一個美麗奇妙的境界:我們站在寧靜的花園中,享受著春雨的滋潤、輕風的輕撫,感受著花朵的黯淡帶來的淡淡哀傷,呼吸清新的花香和泥土的氣息。一切是那么安寧自然,心靈的塵蒎滌無遺,心中的煩惱飄走無形,只剩下自然的肉體,輕松舒坦的心情,融入純潔的自然境界中,無拘無束,無牽無掛。
品味過這篇散文,我們沉浸在作者那隨歌聲而流動思維,隨樂符而展現(xiàn)的畫面,隨想像而進入的奇妙的意境。真是一番美的享受。
朱自清細膩的感受力,豐富的想象力和詩意的心懷,營造出優(yōu)美意境。《歌聲》樸素淡雅,絕無浮華造作,它是一篇富有朝氣的青年詩人流露出自己心象世界的好作品。作者描繪歌聲,運用移覺這一藝術手法,把歌聲“朦朧”的聽覺形象,與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形象,交疊在一起,構成一幅美不勝收的江南微雨圖,散文韻味十足,令人神往。
朱自清歌聲的讀后感【二】
剛踏出中西歌舞大會的大門,就被細雨罩了眼罩。剛剛的那種沉醉還殘留在腦海里,那中西絲竹的余韻還在耳邊回蕩,我如神仙徜徉在絲竹的聲中。隨著細雨我喜愛雨后的清醒。便走進了前邊的花園。腳下踩著的白鵝卵石,一個胖乎乎的身子,讓我無從下腳。
一步步走在小道上,群花被花園的甘露所滋潤。他們想飽含露珠的我們又能給人展現(xiàn)更好的一面。另一部分耷拉著腦袋,往日展現(xiàn)的萬紫千紅現(xiàn)在只剩下殘枝敗柳了暗淡無光的微笑,給我?guī)砟涿畹木胍狻?/p>
如果我是草叢中的一株草,聽著絲竹聲看著沒精打采的花朵。我也只有失望的份。不過這絲竹聲倒是很動聽我和絲竹聲一搖一擺。我仿佛是那里靈動跳躍的音符。
作者把各個器官全部投入音樂之中,這倦意的花也不能吸引我了。歌聲侵占了我的心靈。被音樂占據(jù)的心靈更美好被音樂觸動的心弦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