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讀后感 > 正文

國富國窮讀書心得

大風車考試網
  《國富國窮》讀書心得
  
  當今世界上邦國林立,為什么有的國家那么富,而有的國家那么窮,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距。帶著這一疑問,我翻開了《國富國窮》,希望在這本經典名著中尋找答案!秶粐F》是戴維?蘭德斯先生所著的經濟、歷史學著作,足以與亞當?斯密的經濟學名著《國富論》相媲美。這本名著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了各國發(fā)展的歷程,就所涉及的國家某個時間段發(fā)展的特點展開分析,深化寫作主題。總的來說,本書批判和發(fā)展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的基本觀點,但又因為主旨宏大,思想精深,因此被譽為《新國富論》。
  
  對我而言,本書中“天朝帝國:停滯與倒退”這一章節(jié)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八麄兊墓廨x普照周圍低等種族,這些低等種族向他們乞求光明,通過膜拜和進貢,而獲得某種地位”??這是書中的句子,生動地寫出了古代中國夸張的、不真實的民族自豪感。正當閉關鎖國的中國人沉醉于天朝上國的美夢時,西方正發(fā)生著重大的歷史蛻變,先進的人文主義思想已產生重要的影響,資產階級革命轟轟烈烈地進行,工業(yè)革命給予封建時代下的手工業(yè)生產以重大的沖擊,給予西方國家一百多年來飛躍的發(fā)展,一個個新型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漸壯大,通過殖民掠奪,侵略他國以獲取最大的利益的野心也日漸膨脹。先是西方傳教士通過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新型交通工具來到了中國,力圖傳播為資本主義服務的宗教,同時也帶來了他們對于時間的正確認識及運用的科技??機械鐘,將其進貢給了天朝的皇帝,目的在于傳播科學技術,以及顯示西方宗教的優(yōu)越感?墒,愚昧無知的清政府不懂得對這類科學技術加以研究,以推動國家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愚昧的“天朝帝國”將其重要發(fā)明??火炮運用于娛樂;盡管后來將火炮運用于戰(zhàn)爭,但是在戰(zhàn)場上,火炮發(fā)射的時間長,射程短,對發(fā)射手的危害遠遠大于敵方。這些在當今看來可笑之處,正是當時清政府統(tǒng)治腐敗的寫照,沉醉于“天朝上國”美夢的后果?滴醮蟮墼诋敃r是相對開明的君主,但當提及學習西方科技時,他還是淳淳教導他的臣民:“即使西方的某些方法跟我們有所不同,甚至是對我們方法的改進,但是都不新穎,因為都是來源于中國,如數(shù)學來源于易經等等!备倪M就是對清王朝統(tǒng)治的威脅,就是對“天朝上國”的否定。我們可以設想,當時封建君主專制影響深遠,“天子”的言行就是“真理”,假如最為開明的君主可以接受西方科技,并主張積極學習,將西學運用到具體實踐的話,中國一定可以發(fā)展得很好,而不至于形成落后被動挨打的慘淡局面,歷史也許可以改寫。但是,歷史已然,我們應該積極吸取歷史教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技術這一生產力,更離不開順應時代潮流發(fā)展趨勢。只有將時代潮流、科學的指導思想、先進的生產力與自己國家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推動國家的發(fā)展,民族才會振興,國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過閱讀《國富國窮》,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人類的發(fā)展是多方面的綜合體,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正視自己的不足,借鑒前人留下的精華可取之處,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發(fā)展之路,人類才能進步,才能推動自己的發(fā)展。同時,人類應該積極吸取歷史教訓,不斷總結歷史上種種失敗的原因所在,與自己相對照,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同樣的泥潭,遭受同樣的失敗,應該積極利用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科學技術,建立和諧的社會,創(chuàng)造性地走出一條“人?自然?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路。
  
  《國富國窮》是劃時代的《新國富論》,生動地解釋了當今世界的“國富國窮”,為我們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提出建議,引發(fā)我們的深思。我們人類只有跟上時代的潮流,吸取歷史教訓,創(chuàng)造性地走出“人?自然?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道路,我們人類才會越走越好,越來越進步。

  • 相關文章
  • 圍城讀后感2圍城讀后感2

    《圍城》讀后感讀《圍城》,第一次這樣的走進自己,第一次如斯的審視自己,第一次從一個虛構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那么多的影子。每每翻開圍城,..

  • 幸福了嗎?讀后感幸福了嗎?讀后感

    《幸福了嗎?》讀后感《幸福了嗎》2016年10月第一版印刷。白巖松出生于1969年,和我一樣60年代生!缎腋A藛?》是白巖松寫下那本著名的《痛并快樂著》十年之后的最新..

  •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抓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去年因為生孩子,所以接了初一年級13和14班,現(xiàn)在接手快一年了,覺得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從小..

  • 圍城讀后感2圍城讀后感2

    《圍城》讀后感讀《圍城》,第一次這樣的走進自己,第一次如斯的審視自己,第一次從一個虛構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那么多的影子。每每翻開圍城,..

  • 幸福了嗎?讀后感幸福了嗎?讀后感

    《幸福了嗎?》讀后感《幸福了嗎》2016年10月第一版印刷。白巖松出生于1969年,和我一樣60年代生!缎腋A藛幔俊肥前讕r松寫下那本著名的《痛并快樂著》十年之后的最新..

  •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讀后感------抓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去年因為生孩子,所以接了初一年級13和14班,現(xiàn)在接手快一年了,覺得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從小..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

  • 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