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來自于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后感
哈爾濱市復華小學校 梁艷昕
假期里,讀了王曉春的《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師問題。文中的一篇篇案例就好像是實實在在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寫照。讀過這本書后,我最大的體會和收獲就是,教師除了要有“愛的能力”之外,還要有學習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呼吁我們教育群體要愛學生。尤其是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現(xiàn)象一出現(xiàn),對學生造成傷害以后,媒體的報道更是讓社會質疑教育者的愛心。我們每一位做教師的,捫心自問,沒有誰會覺得自己對不起孩子,我們都是真心真意地愛著我們的學生。但是為什么還會對教育者有質疑的聲音呢?在讀了這本書之后,似乎找到了答案。我們的教育中并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愛的方法”。所以,我們愛的很累?傆X得對學生付出了那么多,卻沒有什么回報,卻不見學生有明顯的進步。因此,我們的愛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細細反思我們的教育,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了解了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已經(jīng)掌握了很好的教學方法,對教材把握的也比較準確,能較好地組織課堂教學,還能全心全意地愛學生,以為這樣就能做一名好老師了。其實不然。怎樣才能讓智慧與愛并存,讓我們的教育生動而有意義呢?我想,我們要學習和研究的內(nèi)容其實還有很多。因為我們面對的兒童,他們每天都在身體上、心理上和思想上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所以,我們只靠自己積累的那些“經(jīng)驗”,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遠遠不夠了。那么,我們就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學會智慧的愛。那么教育智慧來自于哪里呢?我想這種智慧應該來自于淵博的學識,來自于對教育和課程的理解,來自于嫻熟的教學技能,來自于對學生的了解程度等等多個方面。當下的教育,所謂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不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要從多方面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是最為重要的。那樣我們才能成長為一名名符其實,高素質的優(yōu)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