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讀后感 > 正文

林清玄作品讀后感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林清玄作品讀后感
  
  東湄小學 朱玲麗
  
  整個下午都在讀林清玄,聽著悅耳的絲竹聲,聲聲入耳,我喜歡在這樣的一個午后躺在沙發(fā)上,沖上一杯啡,品著咖啡淡淡的香味,度過一段悠閑的時光。
  
  初次接觸林清玄的作品,是讀書的時候,《心田上的百合花開》讓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此后斷斷續(xù)續(xù)找來他的一些作品閱讀,直至當今。喜歡林清玄的人都知道他開始學的是繪畫,后來才專注于文學創(chuàng)作,青年時期幾乎得遍了臺灣的文學大獎,整日周旋于報刊紙媒、宣傳、燈光,讓他覺得自己的一生是否就在浮華中度過,所以在他事業(yè)走向巔峰之際,毅然辭去令人矚目的工作,離開喧嘩的舞臺,走向自由創(chuàng)作之路,從此,我們見到的是別樣的林清玄。
  
  讀過林文章的人都知道他的文章有很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鄉(xiāng)土情懷,積極投身自然。他出身于高雄一個農(nóng)民家庭,父親勤勞、樸實、善良,農(nóng)家的教養(yǎng),父親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誠摯憨厚的氣質和虛懷若谷的胸襟。恬靜而與世無爭的鄉(xiāng)村生活,充溢著泥土芳香的空氣,養(yǎng)成了他與大自然難以割舍的情感。
  
  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發(fā)現(xiàn)他善于觀察,善于從一些看似平靜,安寧的生活中領悟出內涵的哲理。他曾長時間在田間與農(nóng)人一起勞作,并到臺灣各地體驗鄉(xiāng)間生活。新威山間伐竹,霧社收采水果,在平凡的勞動中體驗生活的充實與收獲的喜悅。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饒有情趣的自然風光圖與民俗畫都是源于生活的。
  
  讀過林清玄作品的人都覺得他的文字如水樣清柔,語言親切,文風質樸,中期作品透著寧靜致遠的境界,愛情觀也透出中國傳統(tǒng)的含蓄、深沉,沒有如癡如醉的浪漫情調。我最喜歡的《鴛鴦香爐》寫出了夫妻之間典型的東方式情感,那是一種含蓄蘊藉的愛,如同共守一爐香的鴛鴦,沒有轟轟烈烈的燃燒,沒有欲生欲死的狂歡。多數(shù)人都知道林離過婚,如果不是這次離婚事件,林將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一個經(jīng)常在各學校講座的作家,一個青少年心理導師,在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心中的形象有了傾斜,甚至有女子當眾焚燒他的書籍以抗議他的品行。對于這一切,林不作任何解釋,一個人過得幸福與否,只有自己體會,只在一小文中匆匆提及父子倆在無人照料的春節(jié)在方便面中度過,F(xiàn)在的妻子是他忠實的“玄迷”。我想,共同的生活感悟,心境澄明,讓他們走到一起,在今天剛買的《玄想》中有幾篇寫到現(xiàn)任妻子的言行,我想,一定是一位美麗聰慧的女子才可以與他共守一生。
  
  80年代中期以來,林清玄散文的佛學意蘊日漸濃重,宗教成為他獨特的個性色彩。很多人稱他為“清玄居士”。他的菩提系列將人引入一個凝定,恬靜,肅穆的宗教氛圍。晨曦、菩提樹、佛鼓紅塵……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林眼中,看透了爭名逐利的人間世相,他時時贊頌的菩提樹,是一種凈化了的人生象征,從繁華街頭的楓香樹上,從露珠上,他看到純凈與傲骨,看到不肯為日漸惡劣的環(huán)境而低頭的不屈風采。只要保持一份安寧的心境,一些沉靜的智慧和一種溫柔的心情,便能抵御都市的種種污染,從中發(fā)現(xiàn)美麗。
  
  林的作品多以散文集出版,接觸的多是散文、報道,有心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一篇小說偶爾穿插在散文集中,就是早期的《法圓師妹》。文筆比散文稍微遜色,但還是贏得很多人的好評。一個部隊班長和尼姑的凄美愛情,兜兜轉轉很多年,再次相遇,卻失去了往日的心情與懷想。小說里法圓師妹一句經(jīng)典話語: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我介紹給一朋友看,他看了感悟很深,因為相似的經(jīng)歷,勾起了對往事的回憶,在感情面前兩次退縮,擦肩而過,讓彼此有了別樣的人生軌跡。有人認為這篇小說反映班長的懦弱和法圓的堅定。我覺得反映了人生世事無常,我們一生中遇見很多人,青春年少時,意氣風發(fā)時,中年事業(yè)巔峰期,能夠相遇,共伴一段人生之旅,就是緣分,(m.mrnum.Com)誰也不能保證一直到達終點站。旅途中的風景總是美麗,它總在特定的環(huán)境與心境下明媚你的眼睛和心靈,但也是轉瞬即逝的,假如留駐久觀,再美的風景也會產(chǎn)生視覺的疲勞和心里的困倦。正是這樣凄婉的結局,才讓人久久回味,為心中抹不去的那份錯過而嘆息。
  
  品讀林清玄,他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人生,像與一位智者進行心靈的對話與靈魂的碰撞。假如要用一種花來形容他,不是他文中的百合、曇花、鳳凰、木棉,而是凈水中的一朵蓮。他的芳香消失在水中,消失在人們身上,無論消失在何處,就會在何處永存。
  
  • 相關文章
  •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000字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000字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東湄小學朱玲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作者余秋雨先生從..

  • 愛的教育讀書感受愛的教育讀書感受

    愛的教育讀后感“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

  • 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

    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這是一本關于救贖與愛的小說,一個月前我在教堂的書店買的。這部小說,是美國女作家弗蘭辛。瑞福爾,受到何西阿書的啟迪寫下的一..

  •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000字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1000字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后感東湄小學朱玲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作者余秋雨先生從..

  • 愛的教育讀書感受愛的教育讀書感受

    愛的教育讀后感“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笔前,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

  • 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

    誰可以這樣愛我讀后感這是一本關于救贖與愛的小說,一個月前我在教堂的書店買的。這部小說,是美國女作家弗蘭辛。瑞福爾,受到何西阿書的啟迪寫下的一..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推薦

    篇一:這兩次的文章推薦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來拜讀。但是談讀書里的第一段就給了我當頭一棒,是我真的沒有時間,還是我沒有決心。有了決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

  • 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個人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由朱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先生所寫的這些內容并不是對青年們進行道德說教,而是對他們進行有益的勸導。他就像..

  • 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大學生就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后感篇1作為青年,我們總會關心一些事情,如:讀書、運動、社會、情理、藝術、人生等等。有一本書,就是作者把對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囊括到十二封..

  • 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教師個人對馬克思傳的讀后感

    馬克思傳讀后感篇1“如果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為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為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