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題是由下列消息引出的:北京每年收取的檔案費超1億元,廣州華南人才市場每年收費也有數(shù)億元。據(jù)專家估算,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有數(shù)十億元。這些收取的費用都花在何處?不得而知(8月12日《新京報》)。
檔案管理屬于公共服務,其所產(chǎn)生的管理費用理應由政府埋單。加上,在保管費的收取和使用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到考慮取消的時候了。對此,專家已有充分的論述,不再贅述。我想說的是,人事檔案制度的改革遠非是一個保管費的存廢問題,而是涉及到理念、功能、技術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改革。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加快和市場經(jīng)濟的縱深推進,傳統(tǒng)人事檔案制度的身份性和體制性弊端日益顯現(xiàn),“死檔棄檔”、“虛假檔案”、“人質檔案”、“人檔脫節(jié)”、“檔案克隆”等現(xiàn)象日益增多,二元化人事體制結構所形成的“人才壁壘”、“單位封閉”、“制度交易”、“身份阻隔”等負功能愈加顯現(xiàn)。事實上,人事檔案制度業(yè)已成為流動性時代除戶籍制度外的又一個人才壁壘。
人事檔案制度必須改革。怎么改?首先得改革管理理念,必須突出人事檔案的公共服務功能,改變原有的政治控制和身份依附關系。其次是改革管理功能,借鑒美國和德國的管理經(jīng)驗,強化人事檔案的信用管理功能,建立社會征信體系,把現(xiàn)行人事檔案所具有的“政治檔案”特點逐步轉化為“信用檔案”。再次是改革管理技術,建立人事檔案信息數(shù)據(jù)庫,實施電子化管理,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電子檔案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