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黨員干部王光國先進事跡學習心得體會五篇
天塹通途,八方支援終圓夢
絕壁鑿路,越到后面,越是“硬骨頭”。除了施工的難度和危險外,資金成為修路最大的困難。
開工僅一年后,當初籌集到的近10萬元便用光了。買炸藥、雷管需要錢,買鉆炮眼的空壓機、風鉆機需要錢,買柴油、機油需要錢……
一組組長張九國將自己家的耕牛賣了,捐出1000多元;村里的特困戶王在雄將生豬賣了,捐出800元,王從靜將賣松子的200元捐出來;70多歲的劉太白,將賣背簍得來的僅有的20元捐出來……
但本村的資金實力已經(jīng)到了杯水車薪的境地。
沒錢開工時,只能停工。王光國一次次奔波籌資,先后在縣里籌集資金10多萬元。他感嘆,“如果不是各方面的支持、援助,工程肯定會半途而廢!
王光國帶領村民系繩索絕壁鑿路,引起了州內(nèi)外主流媒體的關注。2011年3月23日,央視《新聞聯(lián)播》以《當代愚公在天塹筑通途》為題,用4分46秒的時長、新聞特寫的形式,講述了王光國和村民們矢志不移,克服千難萬險在絕壁上修筑出村公路的感人經(jīng)歷。王光國的愚公精神,感動了省、州、縣各級組織和領導。
省委書記李鴻忠多次鼓勵王光國,贊揚他是新時期的“愚公支書”,是基層黨組織書記中的先進典型,號召全省黨員干部向王光國學習。
州委書記王海濤多次到建始縣龍坪鄉(xiāng)店子坪村,看望慰問王光國,勉勵他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甘于奉獻,帶領村民早日脫貧致富。
遠古時期,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天帝,山被移走了。
而在當今,新一代的愚公精神,感動了許多的人。國內(nèi)、省內(nèi)多家單位、部門紛紛伸出援手,提供資金幫扶。
領導的關懷,部門的支持,村民的行動,給了王光國“啃”下硬骨頭的力量。
如今,通村的7.5公里公路已鋪成了水泥路,店子坪至高坪青花全長11.7公里的斷頭路已打通,路面已經(jīng)硬化,洋芋河跨河大橋順利實現(xiàn)了通車,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已基本解決。
堅守信念追逐夢想
本報評論員
生活的變遷常常從路開始。對于在店子坪村土生土長的王光國來說,他飽嘗了不通公路的凄苦,絕壁天塹,阻礙了村民出行和致富的腳步。
對于身為共產(chǎn)黨員的王光國來說,打通山路,“為群眾謀利益”是他堅定的信念,“讓父老鄉(xiāng)親過上幸福的生活”是他一直追求的夢想。
他絕壁鑿路,堅持不懈,開路不止,因而被人們稱為“當代愚公”。他子承父業(yè),在開路的艱辛中踐行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不變的誓言。
追尋他的理想信念,探究他的精神境界,不難看出他對群眾之所以用情深切,對懸崖開路的執(zhí)著之所以撼天動地,那是他堅守著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堅定著共產(chǎn)黨員的信念。
在最初的艱苦卓絕的開路歷程上,王光國沒有更多的資金和物力上的支持,有的只是一定要把出村進村的路修通的樸素想法。他堅定修路的底氣來自于黨,來自于對黨的忠誠,來自于共產(chǎn)黨員服務人民的本色。
毛澤東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遍_路支書王光國的精神,無疑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當前,全州正處于貫徹落實“十三五”規(guī)劃、決戰(zhàn)貧困的關鍵時期,要完成這一艱巨的歷史任務,關鍵在于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我們要大力弘揚王光國的“開路精神”,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把各項改革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